索引号: | 11152127011613339E/202502-00079 | 组配分类: | 发展规划 |
发布机构: | 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关于鄂伦春自治旗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25-02-20 | 发布日期: | 2025-02-20 |
鄂伦春自治旗十六届人大
四次会议文件(十四)
关于鄂伦春自治旗2024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5年2月20日鄂伦春自治旗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鄂伦春自治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旗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旗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旗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旗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全旗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贯彻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落实“五大任务”,做实“六个工程”,全旗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5亿元,增长6%;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62亿元,同比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完成2.74亿元、54.3亿元,增长4.97%和5.7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4638元和15920元,增长4.9%和7.5%。
(一)夯根基、抓转型,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农畜产品实现稳定供给,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建设大豆繁育基地1100亩,实地测产每亩产量达549.41斤,产量排位全区第二。粮食播种面积432.88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0万亩,粮食产量达12.3亿斤,同比增长2.85%。牧业年度牲畜存栏量42.34万头只,同比增长10.6%。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稳步提升,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29家,其中,国家级2家、自治区级2家。全旗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建成食用菌、紫苏示范基地8个,“鄂伦春大豆油”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鄂伦春京伦紫苏公司紫苏油打入韩国市场,一主三特产业发展驶入标准化、规模化道路。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加快,园区项目落地增添动能。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兴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12亿元,同比增长41.43%。开展助企纾困,大力支持企业壮大发展,加强创新主体培育,组织企业开展科技型企业申报工作,全旗已有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实现外贸领域新突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2485.38万元,同比增长213%,全旗对外投资(协议投资额)1223.04万美元,居全市第三位,实现对外投资“零突破”。发挥园区集聚作用,产业园区入园企业项目16个,总投资10.92亿元,完成投资8.6亿元,水飞蓟加工项目、紫苏加工项目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落地企业达11家,全年加工产值达3亿元,同比增长130%,年纳税额320万元,同比增长110%。
社会消费水平稳步提升,文化旅游呈现多元活力。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5亿元,同比增长2.3%。综合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开展6轮政府消费券活动,发放消费券100万元,激发内贸市场活力。做精做强特色品牌活动,鄂伦春族狍角帽形象出圈,“第34届鄂伦春族篝火节”等活动成功举办。电影《兴安岭上》院线上映。开发国家级、自治区级精品线路3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97.2万人次,同比增长9.1%,实现旅游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14.8%,文化旅游收入再创新高。
(二)挖潜力、扩投资,招商引资拉动显著增强
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全力以赴上项目、扩投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服务进一步优化,树牢“项目为王”导向,实施重点项目“双责任主体”机制,强化领导包联责任,全年开复工个数、开复工率、完成投资均创历年同期最高,推动125个旗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62亿元。资金争取再创新高,聚焦国家、自治区投资导向,全力争取“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等各类上级资金14.12亿元,为历年最高。
多举措提升招引质效。聚焦服务招引企业家,建立跟踪服务、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工作机制,推行“1+1+N”保姆式服务。立足产业布局,瞄准重点区域,紧盯目标企业精准发力,赴北京、深圳、新疆等地外出招商19次,与40余家企业对接洽谈,累计签约项目10个,计划投资15.32亿元,全年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6.16亿元,同比增长20.7%。
(三)补短板、强统筹,城乡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41亿元,实施项目99个。强化东西部协作,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5888.88万元,实施项目19个,落实中央定点帮扶项目15个,到位资金1140万元,《“金融村主任”助力鄂伦春自治旗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获评第五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接受国家乡村振兴后评估考核验收。更新污水垃圾处理设备563个,改建户厕210个,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达100%。养护农村公路2480公里,改造危桥7座,新建农村电网171.89公里。
公共服务能力品质提高。实施鄂伦春自治旗供热“网、站、端”提升改造项目,改造阿里河镇、大杨树镇供热设施,“温暖工程”落地见效。深入推进城镇更新,更新改造各类管网33.22公里。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发放补助资金109.43万元。解决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1811户。改造4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1.18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14户。新建5G基站52个,每万人拥有数达全国平均水平。省道303线西日特其林场至鄂牙界段公路养护工程稳步推进,省道201线龙头卡站至诺敏段等4个公路养护工程获得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批复。全旗全域“四好农村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印发《鄂伦春自治旗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版)》有序推动65t/h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自治旗空气优良天气比例99%以上。对土壤污染重点企业开展排查,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土壤质量保持稳定,无污染地块。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9平方公里。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进一步加强,两家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数据达标排放。完成大杨树镇浩洁污水垃圾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开展黑臭水体排查,保持黑臭水体“零”记录,地表水国考断面Ⅲ类以上水体达到100%以上。
(四)优服务、促改革,社会发展活力稳步提高
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调整乡镇权责清单613项,完成25个部门、564个政务服务事项认领编制发布工作,25个部门完成行政许可事项综窗平台切换工作。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31个,进驻政务服务事项1688项,事项进驻率100%。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政府网站发布政府信息2971条,公开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及旗本级惠企利民政策共计118条。推行“帮办代办”服务。梳理公布帮办事项清单29项,全年帮办代办3000余件。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设置无差别综合办事窗口和分领域综合办事窗口30个,设置“蒙速办·一次办”专区和“一件事一次办”专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32466件,办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3880件。全旗各类市场主体已达到13283户,其中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1533户。推进电子证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汇聚数据25.7万条,证照签章率99.99%。
(五)解民忧、暖民心,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
民生福祉可感可及。搭建就业供需平台,帮助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残疾人等重点群体5956人实现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5万元。教育体育事业不断增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大杨树第四中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完成建设任务,诺敏民族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建设项目、吉文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馆、青少年射击射箭运动训练中心投入使用,承办各级各类重要体育赛事。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加快。旗人民医院提标扩能项目顺利完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特色专科建设成效明显。社会养老保障全面提升。社会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旗各类救助金及时足额发放,发放各类补助救助资金1.25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75%。聚焦养老服务领域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改造提升农村幸福互助院19个,建成7个惠民餐厅(助餐点),满足了有需求老年人的用餐需求。
民族工作再创佳绩。拓跋鲜卑南迁“融合之路”入选全国旅游促三交试点项目名单。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驻村工作队员吴健美荣获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食品药品监管、道路交通安全、禁毒、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治理更加完善,受理矛盾纠纷1008件,调解成功率100%,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总的看,2024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增速好于预期、高于预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稳中有进,成绩来之不易,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问题后取得的,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旗经济总量不大、结构需要优化、质效需要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创新引领产业发展能力不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至关重要。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旗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暨全旗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以赴贯彻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落实“五大任务”“六个行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025年全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同步,全面完成绿色发展指标,各项工作力求更高标准,进入全市前列。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是发展壮大特色农业。落实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要求,提升农牧业产业发展质量,优化农牧业种养结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2亿斤,肉类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巩固发展“一主三特”和种业振兴产业,建设高标准农田17.3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7万亩、保护性耕作150万亩和耕地深松50万亩,稳定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优化布局持续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招商引进高契合度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社会化服务,坚持科技兴农,用好专家工作站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强化科技装备,提升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水平,推动鄂伦春自治旗加快建成农牧业强旗。
二是紧盯工业经济建设。提升产业园区基础能力,实施基础设施类项目,持续完善供暖、供水排污等方面服务能力,立足优服务提效能。助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全力服务林泰物业、福禧粮油企业运行。推动国金矿业有限公司八岔沟西铅锌矿3000吨/日采选项目尾矿库一次性筑坝改建工程和边坡治理项目尽快完工,确保企业早日投产达效。持续做好升规纳统工作,积极培育众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京伦紫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京蒙岭上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不断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扩大经济总量。大力发展新能源项目,推动驭风行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开工,毕拉河口水利枢纽、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力争新能源项目实现亿元突破。
三是提升文旅产业质效。继续挖掘鲜卑历史、鄂伦春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抗联文化等优势资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旅游集散中心、红色乡村旅游基地等项目投产运行,平房区改造项目取得实质进展,持续提升四季旅游活动内涵和品牌形象,推出一批内容丰富、吸引力强、地域特色浓的精品研学旅游线路。加强与民族融合之路节点城市、北京西城区等地合作,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体旅融合活动,依托鄂伦春民族特色体育,举办射箭邀请赛、森林雪地骑射原野赛、鲜卑古道探秘定向越野赛等赛事活动,深化体旅融合。
四是狠抓项目扩大投资。组织开展好重大项目谋划行动,为稳增长增后劲提供支撑,切实加强项目储备,明确任务目标,完善机制体系,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全旗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紧密结合“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资金,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推动2025年162个重点项目有序实施,完成投资21亿元以上,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谋深“十五五”重大项目,抓住“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期,谋划一批标志性、牵引性重大工程。通过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实现“重大项目顶天立地,小而美项目铺天盖地”。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深入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精准招商活动,聚焦做大总量挖掘增量,力争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5%。
五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吉文镇集中供热工程、北部四镇供热设施设备改造等4个项目,改造管网16公里、换热站38个,新建热网监控中心1座,完善居民供暖设施。完成大杨树至跃进林场(一期)三级公路、省道303西日特其林场至鄂牙界段公路养护工程,开工建设大杨树至宜里六连段养护工程等5个项目,推进富裕至加格达奇铁路提速改造前期工作。开展防洪治理工程前期工作,继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完成60条大中型侵蚀沟治理任务。谋划吉文、甘河、克一河污水处理站项目,切实提升鄂伦春自治旗污水处理能力,完成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比例达到70%目标。实施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大杨树镇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对阿里河及大杨树镇现有的3台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各类衔接资金2.5亿元,实施项目26个,扎实推进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改造户厕350个,全力推进乡村建设。
六是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大幅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持续打造“五关”落实营商环境“十不”各项工作任务,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完善企业服务专区软硬件设备设施,推动更多“全区通办”事项能够高效办理,探索推行综合窗口“代办帮办”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巩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实现招投标项目应进必进。推进“数字+”建设,抓实“接诉即办”工作,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解决率、满意率、办结率,营造商务诚信浓厚氛围。
七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两长制”,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湿共管共治,完成“一张图、一张网”绘制,摸清生态家底。以美丽鄂伦春建设为统揽,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进中央和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旗创建成果,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继续加大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环境准入和环境分区管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促进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加快森林经营碳普惠项目开发储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升绿电消费水平,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本地区消纳。
八是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推动民生支出稳步增长,办好民生实事,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促进居民就业增收,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贯彻落实全民参保扩面工作任务,进一步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加力落实“两新”政策,持续开展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继续落实好消费券和汽车贷款补贴发放,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加快教体事业发展,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逐步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完成吉文小学教学楼等项目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组团式帮扶学校、幼儿园和初中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力度。加快发展体育事业,以射击射箭特色赛事为重点,依托旗射击馆、射箭馆等场馆,积极争取上级赛事承办权。利用冰雪资源大力开展冰雪项目的赛事。促进体育+旅游高度融合。实施健康鄂伦春行动,持续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完善“五大中心”建设,实施旗中蒙医院传染病区项目,升级改造克一河、吉文、乌鲁布铁镇卫生院,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利用京蒙帮扶、“组团式”帮扶机遇,培养我旗新生代医疗力量。积极融入“双百示范工程”,常态化落实“三项计划”,扎实推进“融合之路”文旅促三交试点项目,复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
九是切实筑牢安全底线。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有序推进,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依法严厉打击校园贷和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全力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强化交通运输、消防、公共设施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统筹推动军民融合、国防动员、红十字、妇女儿童、退役军人等事业发展,加强爱国卫生、信访、双拥、统计、外事、地震、气象、审计、人防、消防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旗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旗政协的民主监督,担当实干、拼搏奋进,奋力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鄂伦春新篇章!
2025年2月19日
主办: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 承办:鄂伦春自治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联系电话:0470-5625107 邮编:165450 站点地图
蒙ICP备05002999号-1 蒙公网安备 1507230200014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7230001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